如何解析袋式除尘器的控制系统

2020-04-23 18:35:30 嘉屹 95

袋式除尘器则是纯粹从理论上分析而得。由于工况不同、实验手段不同以及理论上的各种简化假设等原因,曲线不能直接应用到现场实际设备上。由于驱进速度a与除尘效率n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对w的分析实际上是对n的分析为电导率。

粉尘的比电阻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并联的电阻组成,其中一个为体积比电阻,为通过粉尘内部导电(体积导电)呈现的电阻;另一个为表面比电阻,为通过粉尘表面导电呈现的粉尘的各类组成成分的导电性能决定了粉尘体积比电阻的大小,温度对组成粉尘的各种物质的导电性能影响显著,当温度较高时,粉尘内传导电流的离子与电子将获得更大的能量,使粉尘层的导电能力升高,体积比电阻下降。表面导电则是由气体成分中的导电物质与湿度决定的,其机理是烟气中的冷凝物质(在相对较低温度下会凝结结露)在粉尘表面形成了导电层烟气温度的变化对比电阻的影响较大,在体积比电阻不同温度下体积导电与表面导电的主次是不三表面比电阻图1-14所示为飞灰比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是一条比较典型的燃煤锅炉飞灰比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飞灰比电阻由图1-14可,温度较低(低于100℃左右)时,以表面导电为主;温度较高(高于50℃左右)时,以体积导电为主;在100~250℃温度范围内,表面导电与体积导电共同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最大飞灰比电阻对应的图114飞灰比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温度,与电站锅炉通常设计的烟气温度较为接近。


       袋式除尘器在降低比电阻的揹施中,烟气调质(如加入SO)是为了增加粉尘的表面导电特性,采用高温电除尘技术是因为高温时粉尘的体积比电阻减小3.振打原理及合理的振打制度分析荷电粉尘达到电极后,在静电力与黏附力的作用下附集在电极主形成一定厚度的粉层,工业电除尘器中通常设计有振打装置,能给电极一个足够大的加速度,在已捕集的粉尘层中产生惯性力,用来克服粉尘层在电极上的附着力,将粉尘层打下来。

吸附力中的静电力与电场强度、粉尘层所荷电量及比电阻等因素有关,也就是与电场的二次电压、二次电流密切相关·电场中的电场强度越高·粉尘所荷电量越多,静电力越大。比电阻与静电力关系体现在:①尘粒比电阻较低,尘粒的导电性能良好,荷电尘粒到达电极后会迅速释放电荷,失去电荷,也即失去静电力的定向作用;②当尘粒比电阻较高时,尘粒上的电荷释放就较慢,整个粉尘层具有较多的电荷,粉尘在极板上的吸附力以静电力为主,需要较大的振打力才能将粉尘层振落下来实际工程中可发现,一旦电场停电(此时电场强度接近于零),静电力接近消失,此时灰的振打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在早期设计的电除尘器中有的采用停电振打。就是在现在,当粉尘比电阻很高而使振打效果很差时,也有人为停运电场进行振打的,这会造成在振打的短暂时刻烟尘大量冒出(如果用多级电场串联,则效率要下降)。目前比较科学的做法是通过电除尘器智能集中控制系统,合理安排降电压振打,将飞灰对效率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